66年前那场发生在朝鲜的战争,因年代的久远和特殊的历史原因,已经很少有中国人能够完整而详细地了解几十万中华儿女是怎样以血肉之躯通过这场战争捍卫了刚刚诞生的新中国,又怎样为今天的东北亚和中国的和平奠定了坚定且惠及后代的基础。
除了“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歌曲和几个黑白影像的照片或电影记录剪辑,今天的中国人对朝鲜战争的印象是模糊的。原因相当复杂,大致可归纳为几点。一是对朝鲜战争的描述大都停留在《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样当年官方认定的主流记述中,过于脸谱化和政治化,使今天的人们失去了对那场战争认真研究的兴趣,似乎我们已经通过中小学课本“研究过了”。二是传统的记述和专著统治了对朝鲜战争的记录,这也是过去几十年这一领域里一贯的现象与做法。三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大部分亲历朝鲜战争的人,未能或不可能亲自记述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
毛文戎先生的专著《火线感悟--------朝鲜战争赢之密》使我们有机会从普通一兵的视角了解这场惊心动魄的血战,内容真实令人动容,记述详尽令人钦佩。作者入朝参战时正是十七八岁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眼光犀利、记忆清晰,凭着这一优势和作者本人后来在《解放军报》工作的独特机会,该书以准确的记忆和详实的史料,为今天的读者描述了不同一般八股文章介绍的朝鲜战争。
从一八零师血战突围的一场场战斗到被俘后坚贞不屈、机智炸毁敌机、成功跳伞归国的话务员,每篇事迹都凝聚着作者亲身经历后字斟句酌的勤奋以及多年来对每场战斗细节的详实记录和考证。该书不仅为今天的读者提供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和细节,也是当年时代风貌的体现与发扬,让人们不由想起毛泽东的那句格言“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此书的内容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印证和思考,对今天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不乏启迪作用。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1950年后的史料与记录大都回避或歪曲了朝鲜战争中最残酷和惨烈的一八零师掩护撤退之役以及众多志愿军先烈在大小突围战斗的壮烈之举。《火线感悟》的作者毛文戎先生以一名军人的正直和知识份子的良知,为受到不公历史待遇的一八零师及其英勇烈士们还原了真相。这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更具有现实意义。美国参议员麦凯恩从来以越战老兵的形象示人,更骄傲其在越南俘虏营中的经历。美国军人被俘后再被解救出来时,回到本土的空军基地,一下飞机就受到英雄凯旋式的欢迎。这些都不禁让读者在看到毛先生的书中许多中国战俘的细节时为之感慨动容,真希望有一天我们的祖国能为当年被俘后冲破阻力回到祖国的志愿军战士们重新授勋,哪怕忠魂烈骨早已成为历史长河的一缕青烟。一枚勋章也从不为晚。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要大声疾呼:人民永远记着你们,祖国永远感谢你们,你们是光荣的伟大的中华儿女!
毛先生此书不仅有以正历史视听的史料、客观的分析与全新的视角,也有许多机智和令人难忘的中国军人战斗片段。九发炮弹击毁十辆美军坦克,被俘后利用敌人空投机电员的机会、成功跳伞回国并炸毁了执行空投的敌军飞机。何等可歌可泣,又感人至深。志愿军将士们的机智与英勇善战,一幅幅动感实足的画面绝非今天的谍战片可比。值得今天的读者细细阅读,掩卷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