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 : 记忆中的丝路客栈

作者介绍

内容介绍

content is introduced

两千多年前,张骞两度出使西域,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奠定了基础,开拓了历史上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 随后的两千多年,这条古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国、印度、希腊三大文明,繁荣了中西方沿线各地的贸易和商业往来,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彼此理解、各文明之间的交汇融合。往日的辉煌早已逝去,但是作为商贸大道、文化走廊和开放之路,“丝绸之路”对于今天的中国乃至世界同样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图书目录

book catalog
    第一章 印象土耳其/6
    欧亚的十字路口/8
    土耳其海峡:天下咽喉/14
    马尔马拉海:世界最小的海/18
    阿勒山:挪亚方舟的停靠地/22
    丰富的矿产资源/24
    “土耳其的心脏”安卡拉/26
    伊斯坦布尔:繁华的“三朝古都”/32
    布尔萨:旧时王都展新颜/38
    安塔利亚:梦中的天堂/42
    伊兹密尔:爱琴海的低喃/48
    艾菲斯:流驻的时光之城/54
    卡帕多西亚:天开之美与人造之功/58
    奥斯曼古都埃迪尔内/62
    番红花城:最后的奥斯曼小城/66
    科尼亚:天然历史艺术博物馆/68
    
    第二章 历史回望/72
    古典时代的纷争/74
    奥斯曼帝国兴起/76
    帝国的黄金时代/78
    动荡与灭亡/80
    共和国诞生/82
    “土耳其之父”凯末尔/84
    现代发展进程/86
    
    第三章 最美风景/88
    享誉欧洲的蓝色清真寺/90
    圣索菲亚大教堂:拜占庭建筑的代表作/94
    极致奢华的托普卡帕故宫/100
    多尔马巴赫切宫:移土填海的杰作/106
    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一部凝固的世界史/110
    奇幻的耶莱巴坦地下水宫/114
    棉花堡:浪漫的情人之梦/116
    精灵烟囱:卡帕多西亚的魔幻森林/122
    王子岛:马尔马拉海中的珍珠/126
    内姆鲁特山上的巨石群雕像/130
    阿尔忒弥斯神庙:七建七毁的奇迹/134
    特洛伊古城遗址:穿越千年的传说/138
    大巴扎集市:购物者的天堂/142
    
    第四章 艺术俯瞰/146
    神秘的古典文学/148
    新文学运动三杰/150
    纳齐姆·希克梅特:现代诗歌的奠基者/152
    文坛巨擘奥尔罕·帕穆克/154
    “国宝级”作家李凡纳利/156
    影界“孤狼”努里·比格·锡兰/158
    
    第五章 风物览胜/160
    美食之国/162
    不可一日无茶/166
    咖啡的待客之道/168
    土耳其浴/170
    礼仪与风俗/172
    土耳其传统服饰/176
    土耳其风情舞蹈/178
    香料的世界/180
    享有盛誉的手工地毯/182
    美丽多变的陶瓷器/184
    
    附录 土耳其国家概况/188
    

精彩试读

test reading

    棉花堡:浪漫的情人之梦

    假如,天上的云彩能够降临人间,那么它会选在哪里落脚?如果可能的话,土耳其的棉花堡会是第一选择。你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那重重叠叠的棉花阶梯都洁白晶莹,它该是有多么渴望自己变成云彩啊。一片坡地尚能有如此浪漫的情怀,也难怪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情人都喜欢把爱情的梦想寄存在此。

    白色钙华堤

    土耳其的帕慕克卡莱地区写作“Pamukkale”,“Pamuk”意指“棉花”,“kale”意指“城堡”。这片地区因棉花堡而得名,那么棉花堡在哪里?它在帕慕克卡莱地区代尼兹利市的西南部,是一块长2700米、高160米的大坡地。在整个土耳其境内,除了卡帕多西亚之外,这里是全国知名度最高的自然景观。

    关于棉花堡的由来,当地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牧羊人恩底弥翁为了和希腊月神塞勒涅幽会,竟然忘了挤羊奶,致使雪白的羊奶恣意横流,盖住整座丘陵,变成了今天的棉花堡。

    传说当然是假的,但棉花堡的美丽却丝毫不亚于这个传说。那些巨大的半圆形白色天然石灰岩阶梯层层相叠,泉水不断地从地下汩汩涌出顺势流淌,形成一堆堆洁白的棉絮,看似雪片堆涌,更像一朵朵巨大的棉花簇拥在山坡。

    光着脚丫踩进去,棉花堡却没有棉花的柔软,反而略感粗糙有些硌脚,这是因为那些白色阶梯其实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钙华”。雨水渗入地下,经过漫长的循环又变成温泉从平原之上200米高的岩石中渐渐涌出,再从丘陵上沿边缘泻下。泉水在流淌的过程中产生侵蚀和沉淀作用,千百年后便形成了层层叠叠的半圆形白色棉花状钙华堤。从底部向上看去,像是一座层层堆积的雪山,又像是一片凝固的多层瀑布。换个角度从上往下看,棉花堡宛如一大块蓝白相间的镜面梯田。当霞光夕照,此处美景更是妙不可言。

    置身其中会发现每朵“棉花”里的泉水深浅不一,有些只及脚踝,有些可及腰部,但温度终年保持在36℃~38℃,入脚之后感觉非常惬意。而且,此处的泉水平均以每秒400立方米的速度流动,水中的酸碱值大概为6,富含钙、镁等矿物质,不但对风湿、皮肤病、妇科病、消化不良及神经衰弱等有神奇疗效,还可以直接饮用。据说早在2000年以前,人们就把这里的泉水视为“圣水”,经常用它来治疗皮肤病。

    棉花堡的名气太大,引得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许多热恋中的情人在这里许下爱情的诺言。也许在他们眼里,美丽的爱情就应该由同样美丽的棉花堡来做个见证吧。越来越多的游客带走了难忘的记忆,可是却给棉花堡带来了不小的破坏。为了保护这片美丽的坡地,土耳其政府明令要求游客们在堡内不许穿鞋、不许游泳。

    赫拉波利斯遗址

    由于拥有丰富优质的温泉资源,古罗马、古希腊的贵族遂将棉花堡作为疗养胜地。公元前190年,帕加马国王欧迈尼斯二世在旁边建起一座庞大的城市,取名赫拉波利斯。2~3世纪时,赫拉波利斯发展成一座以温泉浴为特色的繁华城市。

    然而在这之后,棉花堡频频遭遇地震。家园被毁的居民们忍痛弃它而去,到了14世纪,一度辉煌的赫拉波利斯已经完全被人们遗忘了。17世纪,随着又一场大地震来袭,古城变成了一座废墟。

    经过几百年岁月的剥蚀与磨砺,赫拉波利斯为后人留下的是斑斑古迹。这片遗址的面积不小,主要街道约有1千米长,主要建筑物排列在街道两侧,包括古代墓地、大浴室、集市、纪念门、罗马柱、八角形建筑、圆形剧场、阿波罗神庙遗址、赫拉波利斯博物馆等。

    古代墓地在遗址中占地面积最大,也是安纳托利亚最大的古墓地。这里散落着1200多具石棺,形状或圆或方,还有少量的家族式石棺,从陪葬品的多少即能看出死者生前的地位。遗址中最有名气是一处半圆形的大剧场,大剧场约建于古罗马哈德良皇帝统治时期,现存状态比较完整,可以容纳至少15000名观众。它的旁边即是阿波罗神殿,神殿在地震中遭受重创,目前只留有残破的石堆,根本看不到阿波罗的雕像与其他痕迹。遗址中最精华的部分是考古博物馆,博物馆本来是一座古罗马浴室,这里的藏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造型特殊的石棺及罗马时代的雕像,另一类是从赫拉波利斯出土的各种小型文物,比如大量古币及金银首饰等。

    赫拉波利斯遗址再现了当年的生活情境,囊括了古罗马、古希腊与犹太文明,并最终以安纳托利亚之风格向世人呈现出来。虽然遗址目前只发掘了5%,但它还是被考古学界称为一座著名的“圣城”。


    土耳其浴

    在拜占庭时期,土耳其人接触到东罗马人的诸多生活习惯,把用大理石修砌的浴池与穆斯林净身及对水的崇敬方式相互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土耳其浴。后来,这种洗浴方式逐渐变成土耳其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习俗与文化。

    有趣的洗浴文化

    作为一种习俗文化,土耳其浴有很多讲究。浴室对土耳其人来说,绝不仅仅只是一个洗澡的地方,它还是许多重要庆典活动的主要场所,如庆祝婴儿出生第40天的“40天浴”,类似中国的满月酒,或可称为“满月洗”;亲人去世后20天所有亲戚一起参加的“擦干眼泪浴”;愿望实现以后的“还愿浴”;重大节日前沐浴净身的“节日浴”;迎接稀客或贵客的“客人浴”等等。

    最热闹的要数传统的“新娘浴”。在婚礼前几天,男方母亲要邀请新娘和新娘的好友,以及双方多位女眷一起到澡堂洗浴,浴后再去新娘家小坐,新郎则在家里招待双方的男宾。还有一种也是在婚礼前夕,女方母亲或新娘本人邀请好友和娘家女眷一起到澡堂洗浴,一边洗一边伴着音乐且歌且舞,同时可以品尝很多美味精致的点心和干果,其热闹程度堪比一场自助宴席,力求宾主尽欢。

    土耳其一些偏远地区,澡堂还是婆婆挑选未来儿媳的重要场所。在媒人的陪同下,婆婆邀请未来儿媳一同沐浴,不仅要在沐浴时“审阅”未来儿媳的长相和身材,还要“考察”她的骨盆和体味。

    舒适的澡堂

    土耳其澡堂内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称为“贾麦康”,就是刚进门的脱衣间兼休息厅,围着墙边放有坐垫和隔间,方便客人宽衣解带。第二部分称为“凉厅”,即过渡间,作用是让客人入浴前适应一下浴室温度,其实这里非常暖和,应该称为“预热厅”。第三部分称为“热厅”,也就是客人真正洗浴的地方。这里的地面和墙壁都是大理石的,墙上还有彩色瓷砖拼成的装饰图案。墙边建有一圈石条凳,供沐浴者坐着洗浴。 

    热厅中央有一个高约40厘米的圆形或多角形的“肚脐石”,供客人躺在那里发汗或按摩。热厅角落里有一些供客人使用的单间,单间墙上有进热气的地方,所以要比大厅热很多。单间和大厅的墙上都有水龙头和接水池,热水和凉水分别从不同的水龙头流出。

    洗浴的时候,客人先在大水池里泡一会儿,泡好以后坐到小水池旁边,拿着池里的金属瓢舀水,浇到头上和身上,这种洗法称为“净身”。虔诚的土耳其人洗澡时会用手蘸着池水洗脸、洗手、洗脚,洗脸时必须洗到耳根,洗手时必须洗到手腕,洗脚时必须洗到脚踝骨,然后再用金属瓢舀水冲身体。

    土耳其澡堂的地面比较温热,如同中国北方的火炕。客人们洗浴完毕后,躺在大理石板上,任热量传遍五脏六腑,顿时会觉得通体舒泰,无比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