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以圆融之道举重若轻,帮助读者解决人际交往中最棘手的问题。 出版《人脉是设计出来的》系列畅销书。《圈子不同,不必强融》更是作者提炼实用社交案例,对当下低能无效社交说不的力作。
本书一针见血提出价值交换是等价的:满足别人需求的能力决定你在别人眼中的价值。低价值勉强融入高价值的圈子,终将因为利益基础不同一场空。 此外,本书并不消极,书中关照到积极行动能够提升圈子的质量,因为价值交换是动态的:此刻不能融入的圈子不代表未来不属于你,你手头正在做的每一件事情,决定你未来进入哪一个圈子。
找圈子别盲目,无论你是否刻意经营圈子,总会不自觉地进入某个圈子中。如果你不自己选择好方向,就有可能进入一个不适合自己发展的圈子。受到消极的影响之后,这个圈子就成了圈套,圈住了你的梦想和积极性。
毕竟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举个大学生宿舍的例子来说,常常会出现一整个宿舍的学生都考上研究生的例子,也会看到有的一整个宿舍的学生都兼职打工,还有的一整个宿舍的学生除了上课以外,其他时间集体玩游戏。一个宿舍就是一个圈子,圈子会影响一个人的判断。
踏入社会后,圈子更加重要,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虽然天地是广阔的,但是受体力、财力等方面的影响,他不可能无限地认识人、结交人,固定的信息只能从一个圈子里的人中获得。从这个角度来说,圈子有一定的封闭性。圈子内的人共享一些信息,互相提供一些帮助,而圈子外的人就被隔绝 了。
不要盲目到处找圈子,圈子最好能服务于你的职业规划方向。如果有同事引荐你到某一个圈子里去,在兴奋之余,你还要考量一下这个圈子是否适合你。圈子可能是圈套,或对你今后的目标也没有多少好处,只会浪费你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有方向地选择你的圈子,要知道这个圈子能为自己带来什么。就如同一些有经验的人培育花木有一套方法,就是把树上一些不能开花结果的枝条剪去,使树木更快地茁壮成长,让以后的果实结得更加饱满。如果保留这些枝条,非但不会结更多的果实,还会让果实减少。还有一些有经验的花匠,他们会把许多快要绽开的花蕾剪去,在剪去大部分花蕾后,花木所有的养分都集中在剩下的少数花蕾上,而这些花蕾就可以生长得更好,开得更艳 丽。
对于信息社会来说,不是没得选择,而是可以选择的东西太多了,这样容易让人迷失。例如,你喜欢旅游,就有“驴友圈”,你喜欢篮球,就会有篮球圈。究竟选择什么样的圈子,要看这个圈子里都有什么样的人。当然,你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自己组成一个良性的圈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