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是痛过的证据 ——《伤痕》书评

编辑: 来源: 本站 | 发布时间:2015-09-29 13:49:53



漫画是很轻松的表达方式,或诙谐幽默,或辛辣讽刺,或寓意深刻……然而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这本抗战纪念漫画《伤痕》里,却又咀嚼出一种沉重。

故事的开端是“我”的日常生活,充满了现代生活的人情味。然而当“我”意外结识了老七之后,亲眼见了一套由日本人画的《支那征伐图》,就开始了“我”从当下生活去往抗战时期的“穿越”。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我”,已经习惯了代入中国人的视角去看待中日战争问题,而这些由日本人绘制的画本,让“我”站在了侵略者的角度重新看待这场侵华战争。

随着对绘本的研究,神秘的老七的师傅珍藏的数千张老照片又出现在“我”眼前。作者利用“我”对这些绘本和照片的研究,为我们再现了当年侵华战争的冰山一角,让我们了解了在战争下中国当时的军事、政治、文化、民生……像是战争的纪录片,一页又一页的翻过去,心情也一页更比一页沉重,字里行间讲述的都是历史。绘本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实施计划和证据,而后来神秘的老七师傅提供的那些老照片,却真实的反应了在侵华战争中日军的状态和中华抗日英雄的气节。

书中有关于许多受伤的描述,其中最深刻的是“我”的岳父在当年的战争中被日军轰炸机轰炸昆明时炸断腿,经历了惨烈的战争现场,凭借顽强的意志坚强生存下来,养活了一家人。而照片中的中国百姓,生活在动荡的年代里,有人苟安一隅,有人殉身就义,没有人能过上安生日子。这不仅仅是在描述任何一个中国人在战争中所受的灾难,也是在反应中国在战争中的伤痛。这种伤痛是个人与国家同命运、共呼吸的。无论是老人身残的旧照还是旧时中国百姓街头惶恐的神态,都是对战争的无声控诉,对日军发动侵华战争的职指责!                                                                                                                                                                                           

然而当我们郁积于胸的那股沉重几乎要爆发时,作者的故事又重归于当下的生活节奏中去,享受着现世安稳的幸福。

有意思的是,作者给故事结尾留下了悬疑的色彩:老七将古玩店转让给大师兄离开了,老七师父的陋居已经被拆迁,人和那些旧照片不知所踪,我们只是回顾了一遍历史。这似乎也恰恰是这本漫画书的意图:安享盛世繁华,不忘伤痛历史。

书名《伤痕》,这也是一种警示:伤口好了会结痂,痕迹依旧留存,是曾经痛过的证明。我们如今又活的生龙活虎了,在看到旧时的伤疤时,别忘了当初受伤时的疼痛。

(高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