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科普图画书《南极小木屋》清新亮相太原书博会

编辑: 来源: 本站 | 发布时间:2015-09-28 11:42:29

2015年9月25日,园区企业北京启发世纪图书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启发文化”)带着众多优秀图画书来到了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的第25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的现场,为读者呈现了一场绘本盛宴。同时还举办了由启发最新出版的华文原创科普图画书——《南极小木屋——七岁女孩的探险之旅》的创作分享会,为渐浓的秋意增添了些许书香,也带给了我们一场别样的南极探险体验。

上午9时,《南极小木屋——七岁女孩的探险之旅》的创作分享会在太原市中国煤炭交易中心的崇福厅举行,这一本科普图画书的文字作者王自磐教授与启发文化副总编辑郑先子与到场的媒体嘉宾和图画书的发烧友分享了这本书的编辑与创作历程。

王自磐是国家海洋局资深极地专家,长期从事极地环境与生态保护研究,曾7次赴我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这个发生在南极的真实故事让他颇为赞叹,因为这个仅有7岁的小女孩丹妮莎面对南极艰苦生活与恶劣环境的磨练,实现了以弱小心灵对决南极严酷自然的成功挑战。“她以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证明:南极,能够接纳一个7岁的勇敢的小探险家。”


王自磐教授与《南极小木屋》的主人公丹妮莎有过多次近距离交道和接触,他眼中的丹妮莎是一个充满直面挑战勇敢的7岁女孩,“企鹅梦”是她远赴极地的最大动机。企鹅、大头鱼、巨鲸、海豹和贼鸥这些南极生物,带给她欣喜也带来了惊心动魄的冒险经历;冰海游泳更是对身体素质和精神意志的考验,面对这些,她用童真和勇敢之心承受与面对,更在其中得到磨砺和成长。

从真实的故事,到成为一本适合孩子阅读的科普图画书;如何由一个好文本到图文并茂地展现出来,如何让这本书在带给孩子震撼和启迪的同时又不乏知识和趣味,启发文化副总编辑郑先子对此颇多感触。她谈到在近十年来,我们几乎可以称得上将国外的经典优秀图画书都引入进来,启发文化即属于较早率先将美国凯迪克大奖绘本引入国内的童书出版机构,引进品种已达近300本。像英国绘本大师安东尼•布朗的图画书就有19本,《我爸爸》《我妈妈》更是图画书常销不衰。还有美国图画书大师大卫•香农的“大卫系列”也一直倍受中国父母的推崇。而在原创图画书的探索和出版上却一直持谨慎态度,因为在创作编辑的经验上,从国内目前现状来看,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在这次山西书博会亮相的这一本《南极小木屋》即是一次非常有勇气的尝试和摸索。

《南极小木屋》因其故事题材取自到南极探险的7岁小女孩30天的独特经历而倍受关注。图画书封面上的那个戴着红帽子充满灵气的回眸令人印象深刻,背景是蓝天白雪下的南极小木屋训练营的远景。从初始对文字的改编开始,即经历了不短的时间,新锐艺术家邱可曼参与了进来,在翻阅和考证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尝试着用多种材料和拼贴完成了一版画稿。经过几轮的讨论,有所舍弃,有所坚持,画家能够听取意见,不断进行修改。文本上的调整则是在稍嫌单薄的故事线索上增加了知识点的补充。在环保主题要传达出多少,自然与人的关系要怎么样表达出来,为突出丹妮莎大人是否要更少的介入、极地动植物的细节等多种问题上不断讨论和商榷,最终经王自磐教授亲自审定,提出画面和文字上的修改意见后,这一本原创图画书终于进入出版的流程,得以在山西书博会上呈现在父母读者面前。

启发文化副总编辑郑先子表示这是一次特别有价值的实践和探索,说了那么多年,国内原创图画书与国外经典图画书的差距不断地被谈及,可是,一本好的图画书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而且,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与国外经典比齐的,这一条摸索的路,还需要许多的学习和实践。所以,她在这次分享会上的主题是“原创图画书,我们在路上……”

这是一次有价值的分享会,不仅因为科学家以专业的背景知识,对我们大多数人都还陌生的领域提供了素材,并进行了故事创作。还因为这一本《南极小木屋——七岁女孩的探险之旅》向我们的孩子传递出来的勇气和梦想的力量。以及给父母们提出的思考主题:以敬畏心仰望自然,以无畏心面对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