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的故事2:一个中国出版商独闯纽约

编辑: | 发布时间:2015-11-05 15:56:27

(记者 路艳霞)在世界闻名的纽约第五大道,美国时代出版公司已驻扎3年。这家公司正是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入驻企业——北京时代华语图书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就在9月份,它因在《纽约时报》刊登广告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访问美国,并推介《习近平时代》《习大大说如何读经典》《中国梦》等英文版主旋律图书,引发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人们只看到了这家出版公司的风光,却很难知晓一个中国出版商在异国他乡独自闯荡的艰辛。回想过往,北京时代华语图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大平感慨万千。

朱大平

没想到在美国出书很严苛

美国时代出版公司有12个人,来自中国本土的只有朱大平一人,他的翻译兼助手来自上海,已在美国生活20多年,编辑、策划、销售等工作人员都是美国本土人。

 “刚开始去的时候,我们野心勃勃。”朱大平自认也是有底气的——时代华语是国内最大的时政图书民营策划出版公司,再加上有产业园区在选题策划、出版导向等方面的支持,独闯纽约更非心血来潮。朱大平进行了为期两年的针对美国图书市场的调研,“我为此还拜访了长期担任新华社驻美国的社长、记者们,以及熟悉西方图书市场的版权人、出版人,了解美国文化市场的行情和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但真正到了纽约,朱大平才发现情况远比想象的要复杂,比如第一步要租房子,结果很快就受阻,“对方的理由很简单,公司都没开张,哪来的信用记录?人家怀疑我们能否稳定地支付房租。”朱大平只得将北京总部的一张财报发给对方,这才签了约,但条件是押半年房租,租金每月一付。

接下来,公司从哈珀柯林斯和牛津大学出版社等大型出版企业挖来各路人才,组建起一支熟悉当地市场的队伍。朱大平给他们定下“约法三章”,“任何书不能歪曲中国和中国共产党,还有一个特殊要求是,有关中国的时政图书不允许用黑色封面,因为美国人设计图书封面特别喜欢用黑色。”

朱大平坦言,没想到在美国出书那么严苛,“不仅要有一年半至两年的出版周期,而且一本书的成本至少要8万至10万美元。”那是一段暗淡的日子,不仅出书成本远超预期,而且发行渠道也难以打开。经过长达半年的谈判,在单本书高达30万美元的推广方案面前,美国最大的图书发行商英格拉姆集团公司最终与公司签订了代理发行协议。

 纽约大学书店橱窗里展示的美国时代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

“推广,推广,再推广”

从始至终,朱大平的战术都没有变,那就是大投入、大推广、大动作。

想在美国市场迅速打开影响力,他发现只有一条路可走:与其出一万个品种获得影响力,还不如集中精力做好一本书,获得轰动效应,“我们只有推广,推广,再推广。”

朱大平是中外政治思想专业科班出身,对时政图书有一种特别的敏感。在大投入战略的引导下,他首先瞄准了《中国的威胁?》。该书2009年在国内曾经出版过,作者是前法国外交官、著名汉学家魏柳南,他从外国人的独特视角展现了一个真实、充满活力而又引人深思的中国形象,驳斥了“中国威胁论”。“这本书既符合西方人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又是西方主流社会高度敏感的政治题材,容易引起社会反响。”朱大平说。

他将国内运用纯熟的营销手段照搬了过去。2013年7月,著名的国际公关公司Allison主导了《中国的威胁?》营销推广活动,在美国著名智库对外关系委员会总部Harold Pratt大厅举办新书发布酒会,《纽约时报》两位专栏作家、美国50多家主流媒体记者出席,25家主流媒体进行了多角度报道。

朱大平说,就在几个月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及全体内阁成员、参众两院议员,联合国192个成员国代表处,200位美国大型跨国公司CEO,300家全球大型媒体等1700人,都获赠了《习近平时代》和《习大大说如何读经典》,“我们仅邮寄费就花费了27000美元。”

朱大平打了几大战役,花费的成本也不低,但好在公司知名度已逐步打开:《习近平时代》登上美国亚马逊中国历史类新书第一名,《中国梦》登上美国亚马逊中国历史类第二名,《中国的威胁?》第一次列入全球最大发行商英格拉姆集团重点产品。

译《带灯》,书名讨论了3天

事实上,在海外出版时政图书只是朱大平的第一步,他希望在此基础上,实现每年成功输出中文图书版权2000种以上的目标,也由此填补他前期投入的高额成本。

朱大平多元化战略思路已清晰可见,在目前已出版的各类英文版图书中,时政图书有《中国的威胁?》《中国梦》《习近平时代》《钓鱼岛争议与美国的介入》《听听中国怎么说》等;中国历史文化作品有《论语》《大学》《中庸》《儒家孝道》等;中国著名文学作品有《中国文脉》《统万城》《中国文化ABC》等。“中国时政图书、中国学术图书、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国顶级企业家传记,今后都将是我们出版的重点。”

但朱大平也坦言,中国图书“走出去”,最大的障碍还是在中西文化差异上。最近,他和美国编辑正在商议如何翻译著名作家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带灯》。针对书名如何翻译,他们一起讨论了三天,“带灯是个石头还是个人,外国人一点儿概念都没有。”朱大平费劲地给他们解释:带灯是个女乡镇干部,她愿意做一盏灯,为国家作贡献,但在基层又阻力重重。“我通过翻译一再沟通,三天之后编辑终于明白了。”目前,该书的英译书名还未确定,但编辑向朱大平许诺,这个书名一定会传达作品内在涵义,具有深意。

今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复同意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以持管理股方式,与北京时代华语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北京华语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给予新设立公司从事对外出版的专项出版权,华语联合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获得对外专项出版权的非公有制企业。获知消息的那一刻,朱大平异常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