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抗战让中国人自豪”

编辑: 来源: 北京晨报 | 发布时间:2015-09-08 15:23:42

作家萨苏在“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抗战”讲座上为读者讲述抗战故事。

第十三届北京国际图书节于昨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新馆)闭幕。此次北京国际图书节与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同期同地举办,主会场设在新国展E3馆,同时,在西城区、丰台区,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中关村图书大厦和亚运村图书大厦,以及字里行间和雨枫书馆两家特色书店分店等市区10余处设置分会场。分会场的“文化丰台 红色书海”活动、名家大讲堂、古籍拍卖和特色讲座、沙龙等活动纷纷举办。

在图书节的名家大讲堂活动中,于丹、王立群、蒙曼、萨苏等著名学者与作家举办讲座,让读者有机会与名家们“零距离”互动。如著名作家萨苏以“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抗战”为题目进行讲座。活动开始前,萨苏以《神圣的战争》为背景音乐,让现场读者感受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残酷紧张的气氛。萨苏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此次是要向读者们展示“不一样的抗战,披露鲜为人知的战争细节,讲述更多让中国人自豪的事情”。演讲现场,萨苏展示了大量外国记者拍摄的中国抗战时期的图片、视频,向读者分析了图片细节,讲述了照片背后的故事。

著名学者于丹以“读书与读心”为题目进行精彩演讲。于丹首先引用《大学》开篇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来说明读书能够使人明辨是非,能够让我们活得更明白,只有读书能够改善世风,改变一个时代。于丹现场呼吁要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接下来,于丹讲道:读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读书作为学习方式,一种是作为生活方式。作为学习方式的读书,留下了太多遗憾,读书只是为了解知识,为了升学求职;作为生活方式的读书是为生命而阅读,那是要入心入脑,用心灵来阅读。看书能让人滋养,现在的家长对待孩子应该言传身教,“全家都在一起,读书是最好的理由”。

北京晨报记者 刘婷

■抗战书推荐

《极地天使》讲述不为人知的集中营

北京晨报讯(记者 刘婷)在本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作家出版社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作品之一、黄国荣《极地天使》新书对谈会,向读者讲述乐道院集中营不为人知的故事。

很多人并不知道,1942年日军曾在山东潍县建立了一座亚洲最大的敌国人民生活所乐道院集中营,主要用于关押2008名来自21个同盟国的在华侨民。从1942年到1945年8月30日乐道院集中营解放,三年时间中,饥饿、疾病、灭绝人性的摧残,让关押在这里的西方侨民备受日军的折磨。在侨民们暗地自救的同时,很多有着无私大爱的中国人也冒着生命危险帮助这些被关押的侨民,发生了很多动人的历史故事。而《极地天使》以长篇小说的方式,以这段历史为背景,讲述正义与邪恶、人性与兽性的殊死较量。

小说以一封来自中国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的邀请函开始,邀请函让侨居伦敦的苗雨欣老太心潮澎湃,63年前那场灾难重又浮现……小说塑造了“苗雨欣”这位美丽的白衣天使,而她同盟友们共同奏响了一曲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凯歌。